越南河內(美聯社)——越南周一批準了與歐盟簽署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該協議預計將振興該國的制造業和出口,目前越南正從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中復蘇。
國會議員在大流行開始以來的第一次國會會議上批準了這項協議。
該協議于去年6月在河內簽署,并于今年2月得到歐洲議會的批準。
下個月生效后,歐盟將對越南商品提高85%的關稅,其余的關稅將在未來7年內逐步削減。越南將提高對歐盟產品49%的進口關稅,并在10年內逐步取消其余關稅。
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對越南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時機了,在經歷了因新冠肺炎而關閉的幾個月后,越南正處在經濟復蘇的道路上,”經濟學家范志蘭(Pham Chi Lan)說,他曾擔任越南幾位總理的顧問。
當冠狀病毒在中國達到高峰時,越南將公共衛生和安全放在首位。它在1月份關閉了與中國的邊境,在2月份關閉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邊境,同時實施了持續到4月底的社會關閉。這些強硬的措施將越南的疫情控制在300多例,目前還沒有死亡病例。近兩個月沒有報告局部感染。
盡管如此,由于國內外的停工限制了商品和人員的流動,經濟受到了打擊。
這場大疫情暴露了越南制造業的缺陷。越南自己的工廠重新開工后,由于缺乏來自中國的原材料供應,越南的產量受到了限制。對于該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紡織品、鞋類和電子產品而言,情況尤其如此。
蘭說:“新冠肺炎給了越南一個沉重的教訓,那就是要依賴中國。”這也向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國家展示了在產品價值鏈上過度依賴中國的負面影響。EVFTA(自由貿易協定)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各方都意識到他們需要調整和調整供應鏈以實現多元化。”
越南是歐盟在東南亞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根據越南國家統計局(national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的數據,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60億美元。
預計越南與歐盟的協議將提高越南的競爭力,增強其對將工廠遷出中國的投資者的吸引力。
小國新加坡是東南亞另一個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專注于亞洲的企業戰略咨詢公司YCP consolidated的合伙人邁克爾•西伯格(Michael Sieburg)表示:“EVFTA將進一步推動制造業向越南轉移。”
他表示:“EVFTA的結果是,那些希望在該地區設廠、尋求進入歐盟市場更具競爭力的制造商,將更傾向于將生產轉移到越南。”
2019年,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380億美元,創10年來新高。Sieburg說,其中約三分之二進入了制造業,這項協議將有助于維持這一趨勢。
國會還批準了第二項保護投資者的協議。該協議自2012年開始談判,在競爭越南的公共合同時,歐盟企業與越南國內競標者享有同等待遇。越南是一個共產黨統治的國家,也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標準,包括改善其人權記錄,保護勞工權利,以及遵守其在《巴黎協定》下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越南也同意在環太平洋貿易協議《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全面進步協議》(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中做出類似承諾。
30多年前,中國進行了經濟改革,與全球經濟接軌,如今這個擁有9500萬人口的國家正逐漸成為一個制造業大國。
但中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遠遠落后于新加坡、香港和馬來西亞,后者的人均GDP約為2600美元,不到泰國的一半。
他說,目標是與擁有先進技術和良好公司治理的國家建立聯系。
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將幫助越南提高技能和標準。這是越南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好機會。”